4月1日,bat365在线官网登录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峻在文澜楼G210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题为“北京地区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后臭氧污染分析”。学院教师刘厚凤、史祥利、许鹏举和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会议。
徐峻依托大气监测数据,围绕“一带一路”峰会后北京地区臭氧浓度变化情况展开实证研究与机理分析。他指出峰会前PM2.5和PM10浓度较高,峰会后由于气温回升臭氧污染逐步加剧,并于 5月18日、19日达到峰值。紧接着,徐峻对北京臭氧污染是本地生成还是外源输入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北京地区各站点逐时臭氧浓度变化数据可视化显示,臭氧浓度变化情况与光化学活跃程度的周期基本同步,从而证明北京臭氧是以本地生成为主。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臭氧浓度在17点之后会出现第二峰值。17点之后紫外辐射较弱,光化学反应缺乏反应条件,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第二峰值呢?徐峻表示,傍晚时间会存在受南风影响的臭氧输入,从而造成城区臭氧浓度的第二峰值。徐峻还指出北京地区臭氧生成光化学反应为显著的VOC(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型。温度持续升高会驱动人为源和天然源VOC排放激增,从而促进臭氧的生成。最后,徐峻指出,臭氧和气溶胶之间的协同控制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排放的变化,未来有待同学们的进一步探索与发现。
徐峻,男,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空气质量模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大气化学专业理学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和大气科学系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的模拟、气溶胶和臭氧等区域空气污染问题。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个人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1次"亚洲棕色云综合影响及我国应对战略研究”,个人排名第5,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